一文看懂,伊朗在伊拉克的代理人是谁?
2020.01.04
文章来源:地球知识局
NO.1321-伊朗在伊拉克
作者:深眸
制图:孙绿 / 校稿:酸奶泡 / 编辑:养乐多
1月3日,在发动空袭“处决”伊朗三号人物苏莱曼尼之后,美国并未收手,全然不顾伊朗声称的严厉报复以及国际社会的劝阻与担忧,再次精准清除伊拉克境内的亲伊朗目标:
当地时间1月4日凌晨1点12分,得到特朗普命令的美国军方使用同样手法,空袭了在巴格达北部塔季地区执行任务的伊拉克“人民动员部队”的车队,当场造成6人死亡,三人重伤,其中一人很可能是该组织分支阿里旅的领导人扎伊迪(Shibl al-Zaydi)。
扎伊迪(Shibl al-Zaydi)(左一)
(截图来自:twitter@Imam of Peace)▼
昨天是发生在巴格达国际机场
今天是发生在巴格达北部塔季
这首都地区真是险象环生
(图像来自:google map)▼
显然,不到两日的两次空袭中,美国的“狩猎行动”都有一个共同目标——人民动员部队。
这是什么组织呢?为什么招致美国如此忌恨?
危难之际诞生的民兵武装
伊拉克人民动员部队,英文全称为Popular Mobilation Force(简称PMF),是2014年才建立起来的什叶派民兵武装,但发展极为迅速,时至今日已拥有14万名成员,是伊拉克国内令正规安全部队都惧怕的准军事力量。
伊拉克人民动员部队(PMF)标志
(图片来自:wikipedia@PMF.)▼
2014年6月,逊尼派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建立前后在伊拉克疯狂攻城略地,清除被定为“叛教者”的什叶派和其他信仰民众,这使伊拉克高达2000万的什叶派群体感受到了生命威胁。
ISIS可以在伊拉克迅速扩张
和伊拉克国内什叶派逊尼派的矛盾大有关系
ISIS一旦超出逊尼派占多数的区域,扩张就困难很多▼
在中央政府接连作战失利、无力保护民众之时,什叶派民众自发组织起相互独立的武装团体进行抵抗,但组织分散、力量弱小,起不到实质性作用。
伊朗什叶派尚且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可以自保
其他人数较少的群体如雅兹迪人、亚述人等
只能靠援助以及等待..
(难民营中的雅兹迪妇女)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quetions123)▼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具有非凡影响力的大阿亚图拉西斯塔尼发布法特瓦(教法意见),号召人们组成统一的抵抗力量来进行“生存自救”。于是,名义上统一了什叶派所有民兵的总机构——人民动员部队就建立起来了。
什叶派的几位领袖:
哈梅内伊(伊朗)、纳斯鲁拉(黎巴嫩)
西斯塔尼(伊拉克)、霍梅尼(伊朗)
在从教不从国的地方,他们的影响力更强
他们也可以同时动员起来自多国的什叶派力量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Leif Stenberg)▼
在这个大的组织中,90%都是伊拉克什叶派,其他包括少量逊尼派民众和库尔德人。其内部结构和意识形态十分复杂,主要由三种力量构成:
一是效忠西斯塔尼的民兵武装,他们多聚集在纳杰夫、卡尔巴拉等西斯塔尼拥有很大影响力的地方,保卫着这些什叶派圣城的安全;
这些圣城及与之相伴的神学院系统
在什叶派中有巨大的权威性
西斯塔尼本人就长期是纳杰夫神学院的院长
(图片来自:wikipedia)▼
二是人数最多、力量最强、范围最广的亲伊朗民兵,包括卡塔伊布真主党、伊拉克真主党精英运动、阿巴斯、巴德尔力量、阿里旅等几十个民兵武装,接受伊朗圣城旅和黎巴嫩真主党的资金援助、武器支持和战略指导,并在当前成为伊朗对伊拉克渗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抓手;
卡塔伊布真主党(真主党旅)旗帜
主要的支持者是伊朗
(图片来自:wikipedia@Kata'ib Hezbollah)▼
三是追随伊拉克什叶派领袖穆克塔达·萨德尔的武装力量,主体是迈赫迪军和随后发展而来的众多民族主义武装,他们反对伊朗和美国对伊拉克事务的干涉,具有十分广泛的社会基础。
所以,人民动员部队的性质是国家准安全部队,但因伊朗对该组织的强力渗透,当前已成为完全亲伊朗标签的代理部队,美国多次打击的,正是其中的亲伊朗派。
人民动员部队的迫击炮小队
(图片来自:wikipedia@Dlshad Anwar (VOA))▼
近年来对美国威胁日益增大
自2017年年末“伊斯兰国”在伊拉克覆灭之后,人民动员部队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争夺国家权力和势力范围上。
亲伊朗的巴德尔力量率先出手,升级为巴德尔组织,开始参与议会选举;其他武装力量也在伊朗支持下不断经营地盘,并向社会民众提供基本服务,完全干着真主党在黎巴嫩的工作。
巴德尔组织算是人民动员部队系统里政治参与度较高的
事实上是复制真主党在黎巴嫩的模式
(巴格达议会选举)
(图片来自:wikipedia@Hossein Mersadi)▼
于是,很多什叶派聚集区俨然成为伊拉克政府权威无法到达的“国中之国”,而且这些聚集区也成为组织程度更高的什叶派政党票源,孱弱的伊拉克中央政府自身都要在一定程度上听命于伊朗或美国,根本无力重建国家权威。
如果走民主选举程序
但大家都选自己那一派
什叶派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而亲伊朗民兵力量的壮大意味着美国影响力在伊拉克的削弱,近年来美国又在持续抽身叙利亚事务,不断扩大伊拉克的美国军事基地和驻扎人员数量。所以可想而知,不打击和削弱这些伊朗代理,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就难以维持。
美军在伊拉克主要分布在首都周边(深灰色)
这一代可以说是风暴的中心▼
近一个月以来,人民动员部队的民兵活动频繁,美国驻基尔库克的军事基地就遭到伊拉克真主党旅的袭击,一名美国军火采购商当场死亡。而最近发生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被围事件,直接彰显出亲伊朗民兵的威力。
遭到冲击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
(图片来自:wikipediai@Stff Sgt. Desmond Cassell)▼
随着伊拉克民众民族主义意识的不断高涨,他们对外国公开的武装干涉的不满愈发强烈。
所以当12月29日美国军方未经伊拉克政府的授权,出动多架战机对亲伊朗民兵狂轰滥炸,造成20多人死亡时,愤怒的伊拉克人再也坐不住了。
12月29日美军打击卡塔伊布真主党的视频截图
(图片来自:wikipediai)▼
在伊朗的暗中支持下,众多什叶派民兵武装行动起来,通过多年构筑的势力范围大网,组织起上万群众冲击美军目标。12月31日,众多民众包围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焚烧美国国旗并高喊反美口号,差点酿成伊拉克的“德黑兰人质危机”。
伊朗人新年第一天送上的礼物也是非常不给面子
美国人不报复倒是比较奇怪了
(在巴格达监控抗议活动的美军)
(图片来自:wikipediai@Maj. Charlie Dietz)▼
这使美国认识到,再不出重拳打击人民动员部队,美国总统大选和中东利益将受到很大影响。于是,美国指责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是幕后黑手,在国内强化伊朗威胁论并继续营造民意氛围,并于昨日精准出击干掉苏莱曼尼。
以前斩首还要特种部队,现在无人机就行了
(图片来自:wikipediai)▼
可以说,美国继续在伊拉克清除伊朗力量的决心和行动不会减弱,除非伊朗抛弃理性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美国今日便宣布华盛顿进入戒备状态,各城市也加强了警戒,并向中东增兵千人,就是为防止伊朗大规模报复。
访问美军驻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的“空军一号 ”
(图片来自:wikipediai@Cherie A. Thurlby for DoD)▼
代理人武装近期将活动频繁
虽然美国的军事行动已经触碰到了伊朗的底线,但从昨日伊朗的表现和其所处的环境来看,他们进行大规模报复的可能性不太大,利用代理人进行报复会成为最好的选择。
一方面,以人民动员组织为代表的伊朗代理人武装力量,必然会对美国的目标进行报复。
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目标众多,而这些代理人十分熟悉当地形势,采取报复的手段和方式十分隐蔽、快捷和多样。而接连遭受多次美国袭击的民兵组织,背后不仅有伊朗等什叶派力量的支持,还有广大的民意基础,不报复会对其存在合法性造成极大削弱。
美军有厉害的无人机搞斩首行动
但要解决四面八方的游击队就很难了
(美军驻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
(图片来自:wikipediai@United States Air Force)▼
而在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宣称“誓言要为苏莱曼尼复仇”。该组织拥有十万枚导弹和先进的无人机,以色列立即进行全国戒备。而代理人属于非国家行为体,有较大的行动自由,顾虑也较少。因此,这些武装进行小规模报复是必然的。
纳斯鲁拉是伊朗的好朋友,也是苏莱曼尼的老朋友
也是黎巴嫩什叶派和真主党的领袖
算是伊朗最重要的国外盟友之一了
(图片来自:wikipediai@Ali Khamenei)▼
另一方面,伊朗不太可能采取国家层面的大规模报复。
苏莱曼尼被炸死后,伊朗立即任命了新指挥官卡阿尼准将,而人民动员部队也在伊朗的支持下任命了新领导,表明伊朗方面还在忍耐,毕竟受到美国的极限施压,国内的民生问题又如此严重,骚乱和示威游行在一年内不断上演。伊朗很可能采取像去年支持胡塞武装袭击沙特油田这样的方式,对美国方面造成重大打击。
也门交战各方或许又能等到一批新的军援了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akramalrasny)▼
总体来看,伊朗当前缺乏立即报复美国的时机和外部环境,但什叶派的历史悲情和波斯人反对强权的民族性格又使伊朗人处于两难的境地。
目前,伊朗决策层正在紧急商讨解决方案,结果很有可能会是继续号召伊拉克亲伊朗力量进行反美行动,先将美国军队从伊拉克逼走,然后鼓动黎巴嫩真主党威胁以色列,授意胡塞武装随机打击沙特,将中东地区局部完全搅乱;再从中寻找机会,同时保持理智不进行过激行为,苦撑待变。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中东局势将更加复杂和微妙,而美国此举也确实达到了目的,不仅武器订单会大涨,与以色列沙特关系会更密切,特朗普的2020年大选也“增加了一分底气”,而受难的永远是底层的穆斯林民众……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shutterstock@Leif Stenberg
END
本文作者系新浪国际旗下“地球日报”自媒体联盟成员,授权稿件,转载需获原作者许可。文章言论不代表新浪观点。
本文由地球日报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TOP COMMENT
热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