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官方刚刚承认:故意让数千万人感染,获得群体免疫!
2020.03.13
来源 凤凰欧洲
刚刚,英国官方承认有意让大多数英国人感染新冠肺炎,以此获得群体免疫。
过去24小时,英国疫情形势急转直下:
1、首先先是创下首次单日确诊破百纪录,134例比3月5日前英国确诊综合还多;
2、英国大学再次爆出多例,牛津大学成为重灾区:再确诊3例,累计5例;布里斯托大学确诊1例;
3、英国最著名体育赛事英超连续爆出多例:阿森纳主教练阿尔特塔;切尔西前锋奥多伊,英超两支传统强队面临全队隔离。
英国前卫生大臣亨特称,“这是英国紧急状态,但我很吃惊,政府明明知道,我们距离意大利仅相差4周,却依旧没有任何作为,动作过于缓慢。”
这是今天对于英国政府广泛抨击中的最具分量的一个,对政府的不信任也表现在:甚至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英国大学选择“反叛”违背鲍里斯“不管学校的意愿”:决定关闭学校,改为线上教学,这些大学包括伦敦政经大学、曼城都市大学、拉夫堡大学、杜伦大学……
今天英国报纸头版也几乎用同样的头条:引用鲍里斯昨晚的那句“许多家庭将失去爱人”,以伤感而讽刺的方式问责政府:
而这一切,都源于昨晚英国政府的的抗疫新招。
今早官方承认前,英媒昨已对新招给出这样的解读:英国政府有意想让所有人感染新冠肺炎……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英国首相在召集重臣举行了一场长时间的疫情分析“眼镜蛇”会议后,带着首席医疗官和首席科学官亮相。
面对一周确诊连番数倍,连续多天出现死亡病例的情况,英国首相鲍里斯终于承认:英国疫情第一阶段“遏制阶段”,已经失败,进而直接转入第二阶段“拖延”,换句话说:按照常理,遏制属于主动防疫,拖延则属于被动,那么此时宣布转入第二阶段,也就意味着:
英国疫情从今天起,正式从主动转入被动。
一向以主动出击示人的鲍里斯,这回能服吗?
事实证明,鲍里斯虽然宣布了拖延阶段,却不甘心被动……
先看看今天鲍里斯说的几句实话:
1、这是这一代人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
2、这比流感更严重,我们中将有更多人失去他们所爱之人;
3、未来几个月新冠肺炎将会在英国整个国家传播(请先记住这句话)
4、我们已经无法有效遏制新冠病毒传播,只能尽可能减缓传播过程,减缓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民众由于加速传播后带来的痛苦,疫情最危险的时刻将在几周后。
这四句话,事后证明,没有一句是客套话,句句都有含义。
今天出场的还有英国首席科学官,他的话总结下来为如下几点:
1、我们现在与意大利现状相距4周(意大利死亡人数已破千,确诊人数超15000);
2、目前我们有590例确诊,重症患者20多例,估计全国已感染的人数在5000-10000之间;
3、政府预测最差的情况是“将会有80%英国人被感染”(请记住这个数据)
4、英国疫情爆发高峰期可能会在10到14周左右,甚至更长一些。95%的人在高峰期的9到10周左右感染,50%的人在高峰期的3或4周期间感染。(同样记住这些数据)
除了以上两位今天,当然还有这些天被大家称为“英国钟南山”的英格兰首席医疗惠帝,他讲了这些实话:
1、症状轻微的人要在家待上七天,将不会对他们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检测,未来检测将优先有严重症状的患者,但将不再考虑地理位置和旅行历史。
2、那些症状较轻的人,除非症状恶化,否则不应拨打111。
3、彻底洗手
此外,英国关于拖延阶段的具体措施,今天也公布如下:
1、所有有症状的人:发烧37.8以上,或持续性咳嗽,无论症状多微弱,都必须在家自我隔离7天。
2、从明天开始,所有学校的取消全部海外旅行。
3、任何有健康状况的人,不要上游轮旅行。
关闭学校被否:英国官方称根据科学家建议的“关学校只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以及“小孩感染的几率较低”,因此综合考虑,决定保持学校继续开放。
全面叫停体育比赛也同样被否。
对于以上计划,有不少人直呼看不懂,既然明明自己知道英国只落后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意大利四周;也知道目前还不是最凶险的时刻、未来几周将更严重;甚至当着全国电视直播的面告诉所有人“英国目前预计已有5000-10000人被感染”……
听到这里,经过过去几个月的煎熬,想必大家想到的唯一一个词就是:戴口罩!
甚至还有人认为现在封城,也不为过。
但没想到的是,今天直播不仅全程未提一句口罩、封城,而且甚至连大型活动仍将照常进行。
总之,还是叫大家该上班上班,该上学上学……
那么,堂堂英国政府,就真的已经准备好让80%的人被感染?
答案是:80%?最好100%!
对英国政府第二阶段“推迟疫情”的做法,最早作出如此解读的是每日邮报,它在报道中提到“群体免疫”这个词。
群体免疫:即一个群体中大部分人有了某种病毒的抗体后,就产生了群体免疫效应。注意,形成群体免疫的关键是,人群中要有足够多的人具有免疫能力。
同时众所周知,截至目前,新冠疫苗离我们还很远,因此获得抗体的唯一途径就是在接触该病毒后痊愈,自我形成抗体。
因此当下,英国政府很可能就打算在这个方向上做文章。
据目前统计来看,一个新冠病毒感染者会传染2-3人,那么如果一个群体中有3个人,必须有两个人要有抗体,才能形成群体免疫。
由此推断,新冠肺炎的群体免疫率是50%-66%,如果我们将英国总人口作为一个群体,那也就意味着将有3300万-4400万人需要产生抗体,才能实现全英国的群体免疫。
再来看上面这张图,蓝色代表未被感染的健康人,红色为感染者,黄色为被感染后的健康人(有抗体)。
第一张图:没人获得抗体,所以群体基本“沦陷”。
第二张图:极少数人获得抗体,仍导致群体中绝大数人被感染。
第三张图:绝大多数人形成抗体,群体免疫需要达到的效果也就是右侧出现占绝大多数的黄色小人,这样就实现群体免疫的效果(极少部分未获抗体者不会对群体造成大的影响)。
所以可以看出,这种群体免疫的关键点,就在于群体中大量的人,能够获得抗体才行。
这也就能解释,为何英国在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的前提下,此时却敢于突然宣布不再对疑似轻症患者做新冠肺炎检测(测出来有啥用,本来就想让你们先得上)。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结果,尤其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便在第三张成功群体免疫的图片中,最后仍然会有几个红色小人,那就是说,他们将是被“自然选择(免疫力弱)”后被淘汰死亡的人?
当然,鲍里斯也考虑了这部分人的安危:现阶段医院将只专注于危重病例。
而完成这样的构想,英国接下来需要做这些:
1、老年人将被要求多在家呆着,因为高龄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他们会导致死亡增多(但如果老年感染者急剧增加后,也不排除英国也将学习意大利的做法:更优先抢救寿命更长的较年轻者);
2、较年轻者,在英国专家看来,就是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对于这些有可能成为危重病例的人群,将可能是英国医疗这阶段救治的重点。
按照英媒的解读:英国政府这样做的策略是使病毒充分传播到整个人群,以便英国人获得群体免疫,但为了让那些有严重症状的患者得到足够的医疗救治,这就要求英国政府需要让传播速度减慢,这样医疗服务就不会因为病例突然激增而不知所措,造成悲剧。
英国专家认为,目前病毒已经传到了非洲,因此,对于英国来说,这个病毒随时都将会对英国造成多波威胁。而封城,在他们看来,只能暂时阻止疫情,一旦封城结束,疫情将可能再度蔓延。
言下之意,他们认为,只有彻底让所有人有了群体免疫或特效药之后,才能彻底摆脱新冠病毒(也有专家建议鲍里斯:通过让这个病毒在健康人中间传播后杀死它,而不是封城)。
所以,目前没疫苗没特效药,才让他们采用了这么一招…
那么看到这里,再回头看前文总结出的首相、首席科学官和医疗官的言论,就能明白他们所说每一句话背后的意义和目的了。
总之,从目前对新冠肺炎所采取的“积极迎上”的措施来看,起码现阶段,英国在鲍里斯的带领下,的确对新冠疫情采取了不同于各国措施的主动态度……
但这样的“主动”,已经被泼了冷水,目前包括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在内的多位专家,已将鲍里斯的抗疫做法形容为“真在拿大家的生命做轮盘赌注。”
之前也曾有中国专家,在武汉疫情爆发后做过一个论断:
“群体免疫随时间延长,会在疾病流行的过程中自然形成,有的是依靠人为影响形成,比如免疫接种,建立人群免疫来阻止疾病的传播。目前看,疫苗短期内,甚至数年内都不可能投入应用。形成自然状态下的群体免疫,病毒对人产生不致病的感染时,人逐步获得免疫力。”
“但是,两个情况不大可能形成自然的群体免疫,首先,目前还处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关键节点,大多数人还在隔离中,不太可能通过接触病毒来判断多低的病毒剂量才能使人获得自然的免疫力,更重要的是,目前冒险接触,有些人可能不是获得免疫力,而是直接感染后致病。”
注意,该段言论发出于疫情爆发后封城阶段,与英国现在所处情状并不相同。
但依然可以分析出,这种群体免疫的其中一个条件是:对病毒的认知已经足够充分,这样才能保证致病性和致死率足够低。
如果没有把握,那么,对生活在英国的6600万人来说,这的确是一次巨大的冒险。
就在刚刚,英国官方通过首席科学官再次证实了英媒解读的群体免疫这一点,首席科学官承认,将会有60%的人口需要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以此获得“群体免疫”:
“我们需要这些人充分接触感染它,最后获得群体免疫,以便彻底阻止该病毒未来更长时间的传播。”
“我们认为这个病毒,会像季节性流感一样,每年都有可能爆发,社区将通过免疫,成为最重要的控制它的办法,我们将在高峰期保护老人和弱势群体。”
“我知道大家对这种方法有诸多看法,我们的做法也不可能得到每一个人的满意,但我的职责就是说出科学真理,这就是我的工作。”
总结来说,这相当于英国政府承认他们有意让所有人感染病毒,并尽可能多的获得抗体,按照英国官方60%的说法,结合他们希望老人和弱势群体避开这一病毒的想法,英国将有几千万健康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并在60%的健康人中形成抗体,那时,才是英国抗疫最终胜利的那一天。
但无论如何,这种方法都听上去真的很危险。
本文由地球日报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TOP COMMENT
热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