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韩国人为何当街喊出了“汉字万岁”?

作者:Vista世界派

  又挖到宝贝了!方方正正的陵墓遗迹中,一个个方块字被考古学家小心翼翼清理出来。这批具有500多年历史的金属汉字活字,一经出土便引发了广泛关注。是不是以为中国又发现了古代陵墓?

  新出土的汉字金属活字。图源:海外网那你可猜错了。这批汉字是在韩国出土的。最近,韩国在首尔仁寺洞遗址发掘出大量朝鲜王朝初期的文物,金属活字共计1600多个,其中包括1000多个汉字金属活字,以及600多个韩文金属活字。韩媒称,这是韩国发现最早的韩文金属活字。除了汉字外,人们还发现了一个铜的天文钟,上面刻有汉字“嘉靖十四年乙未四月日”。看到本国国土上出现汉字,有些韩国人又敏感起来了。

  “废汉字党”和“韩汉通用党”之间,又免不了一场大战。

  这是对韩文的侮辱?

  6月29日,韩国一艘准航母——“马罗岛”号两栖攻击舰下海服役。这可是国之重器,不过,在庆祝仪式的横幅上,清晰写着两个大大的汉字:“庆祝”。

  由于历史原因,汉语曾一度是韩国的官方文字。因此对汉字的使用,一直延续至今。但到了近代,韩国兴起了一场去汉字化的运动。对民族自尊心异常强烈的韩国人而言,汉字的存废变成了一个有争议且敏感的话题。2010年,韩国曾发生过轰动一时的“光化门”匾额换字事件。汉字存废大战激烈上演。当时,高举“去汉字化”大旗的韩字团体,将反对矛头对准了用汉字书写的“光化门”匾额。

  以光化门为背景的韩剧镜头。光化门是朝鲜王宫景福宫的正门,“光化门”周围集中了韩国主要的政治部门,可以理解为韩国的天安门。此前,韩国文物厅通过文物委员会会议决定,摘下韩文牌匾,复原古代朝鲜时期制造的汉字牌匾。

  挂着汉字牌匾的韩国光化门。这一决定引起了“废除汉字党”的强烈反对。韩文学会和韩国字文化协会等团体的20多名会员表示:“在光化门广场矗立的世宗大王铜像后悬挂汉字牌匾,这是对韩文的侮辱。”

  这是之前韩文版的光化门牌匾。对于光化门牌匾引发的争议,韩国文化财厅宫陵文物课长金元基表示,“虽然我们尊重韩文的优秀性,但原则上还是尊重文物的原型”。文物课长都发话了,“废除汉字党”依旧不接受,抗压抗议再抗议。不过,有反对的,就有支持的。比如下面这些韩国民众,还打出了“汉字万岁”的口号,果然是爱得深沉。

  这场风波持续了2年之久,官方也艰难地与“废汉字党”沟通调节,最终光华门的汉字匾额才最终得以保留下来。从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出,韩国民众对汉字的态度:分裂。

  2014年,针对普通国民对汉字的态度,韩国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于是否应该继续使用汉字的问题,有57%的韩国人认为应该“韩汉混用”,41%的韩国人认为应该只用韩语。在“不懂汉字是否会感到生活不便”的选项中,有54%的韩国人选择“生活不便”。

  后来,韩国政府还计划从2018年开始,在韩国学校教科书中并行汉字。针对这项规定,韩文学会和“废汉字党”又站出来反对。针对这一规定进行的调查中,67%的韩国人表示赞成,29%的韩国人表示反对。

  反对者称,那些说不懂汉字就无法准确表意的说辞是,“连语言学基础都不懂的无知言论”,强化汉字教育会让韩文“沦为解释汉字的工具”。

  主张韩汉混用的人,并不觉得这事儿和中国有关,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汉字是韩国文化的一部分。首尔大学国文系名誉教授、前国立国文院院长申载起就曾表示,文字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就像英文字母被英美国家所广泛使用那样,汉字作为东亚地区的共有文字,当然也是韩国的“国字”。

  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该换文字的地方,换起来也不犹豫。2017年10月,韩国举办韩文节之际,其最高司法机关宪法法院就宣布,将其徽章上的汉字“憲”换为韩文书写的“宪法”二字。早前,汉字出现在韩国最高司法机关的标志上,曾引发很多韩国人的不满,提议宪法法院将汉字换成韩文。

  穿越的韩国年轻人发现……

  事实上,韩国废除汉字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原本朝鲜半岛都处于汉字圈范围内,如果用汉字书写的话,很多用语都好理解,对游客来说也很方便。但是韩国人却用读音接近于汉字词读音的表音文字进行书写,导致了很多不良后果,甚至带来了文化危机。

  “由于不懂汉字,韩国年轻人对韩国各地图书馆的许多历史典籍根本无法阅读。”有韩国人表示,“韩文中70%以上的日常用语来自于汉语,不懂汉字根本无法真正了解这些韩文的意义所在。”

  日本拓殖大学国际学院教授吴善花也指出,最近,连韩国一些研究人员也因为不懂汉字,根本无法阅读历史资料。在韩国,不懂汉字的年轻人被称为“表音字一代”,他们对于汉字文化圈存在着巨大隔膜,一些专家索性称韩国不懂汉字的一代患上了该懂的知识却不懂的“知识贫血症”……

  韩国年轻人穿越回古代后发现……事实上,除了在学术文化领域外,在韩国,日常生活中汉字的使用场景仍然十分广泛,这也是韩国难以在短时间内摆脱汉字的影响的原因之一。

  韩国对汉字的依赖,最主要体现在名字上。韩语是表音文字,单字无含义,而汉语是表意文字,所以大部分的韩国人都会根据汉字的含义来取名。因此,韩国人几乎都可以熟练的写出自己的汉字名字。身份证、户口本等正式文件中,韩文名字后面通常要有汉字写法,以免与其他姓名混淆。

  此前也有韩国民众表示,如果将汉字认为是外语,那么连自己的姓名也是用外语书写的,令人难以接受。许多韩国城市、车站、道路等的韩文地名之后常常附有汉字,包括一些山川河流,也常常使用汉字地名。汉字的另一个重要使用场景,就是一些正式场合,包括婚礼、葬礼、颁奖礼、政府公文等。

  韩国农心集团创始人辛春浩葬礼图源:Naver

  此前,韩国从德国引进了一批远程巡航导弹,为了表示重视,他们还在导弹上 印了汉字:枕戈待旦。

  额……搞错了,重来。她旁边才是那个导弹。

  说起来,韩国军方似乎很喜欢用汉字,几乎算是汉字的铁杆粉丝,尤其是涉及到提振士气的场合,几乎必用汉字。

  军营门口还写着两个绝对的“对联”。

  韩语中,来源于中文的汉字词占六至七成。这些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但在韩国政府刻意的去汉化后,只保留汉字发音,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经常使用的词语是汉字词。另外,来自中国的一些成语、俗语也经常被使用。

  总统们怎么看?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朝鲜民族是一个只有民族语言却无民族文字的民族。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朝鲜,成为了当地的官方语言。然而,由于汉字较为复杂,学习起来有困难,当时能够使用汉语的多是贵族阶层,普通民众难以掌握。

  1446年,为了“扫盲”,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颁布了“训民正音”,意为“教百姓以正确字音”。当时他解释道,颁布《训民正音》,“欲使人人易习,便于日用矣”——不是为了淘汰汉字,就是让普通百姓学汉字更容易。“训民正音”是一种表音文字,只要掌握了拼写规则就能使用,比起汉语这样的表意文字,更易学易懂。

  然而遇到同音同型的词语,就必须要靠汉字来区分了,因此,今天的韩国文字里,仍离不开汉字。比如韩语中的“사과”,做道歉意讲汉字为“谢过”,而做苹果意思时汉字词为“沙果”,而这两个词语在拼写和读音上是一模一样的。

  训民正音图源:维基百科

  在世宗大王最初命令使用谚文(也即韩文)的时候,就遭到了一些朝鲜文人和贵族的反对,他们认为,抛弃汉字就等于远离中国文明,而成为夷狄之邦。由于这种抵制,谚文一直到20世纪才广泛流行开来。而关于汉字存废的争论也一直延续到了当代。

  二战之后,民族主义思潮兴起,让韩国人开始排斥在朝鲜半岛流行了许久的汉字。早在1948年时,韩国“制宪会议”就通过了“韩国文字专用法”,到1970年,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直接强令禁止国民在小学教授汉字,改为“全面实施韩文教育”,这直接导致韩国有整整一代人完全不懂汉字。

  朴正熙总统虽主张完全废除汉字,自己却经常用汉字题词。据说他在任的18年期间,亲笔题词的汉字超过了1200余件。

  朴正熙的女儿,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也是韩文支持者。她在社交网站上发文庆祝韩文日,称韩文是所有语言所憧憬的最优秀的文字。“正如大自然虽在我们身边,谁都可以接近,但它只属于热爱它的人。韩文也是如此”,朴槿惠说,“只有我们更加热爱它,分享它,并将它发扬光大,韩文才真正属于我们。”

  在最近三十年里,由于韩国的“去中国化”,汉字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主张“韩汉混用”的声音从未停息。毕竟,文字不只是工具,还涉及到文化和历史。在上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汉字作为传承和维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对韩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汉字与韩文早已难舍难分,而关于汉字的存废,恐怕在短时间内难以有统一意见,汉字和韩文的分分合合,还将继续上演。

  、

  来源:Vista世界派

本文由地球日报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TOP COMMENT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

RELATED RECOMMENDATION

相关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