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亡了,德国却还有位中国皇帝
来源:Vista世界派
一声炮响打破迪特福特小镇清晨的宁静,大街上散乱地走来一群小丑,他们穿着滑稽的戏服,脸上涂满油彩,队伍里的长笛军鼓发出叮叮咚咚的噪音,毫不客气地把小镇的居民从酣睡中拽起。队伍从城市的这一头游荡到另一头,孩子们最先激动起来,大人们也被欢快的气氛感染,门窗一扇扇打开,街上迅速变得十分热闹。当地人管这叫作“Weckruf”——“叫早”。
小丑们身负重大的职责,就是要唤醒小镇的居民起来为“大日子”做准备。Pia Pritschet从小在这里长大,她说时至今日,自己每年最期待的部分还是Weckruf。因为这标志着狂欢季高潮的开始。每年2月最后一周,“无意义的星期四”开启的嘉年华盛况横扫德国全境,在西部和南部尤为流行。但在巴伐利亚州这个人口仅6000左右的山谷小镇,狂欢却更为别具一格。“对我们来说,别的嘉年华游行只能算是‘普通游行’。”“在这一天,我们都会变成‘中国人’。”
迪特福特小镇上,与中国有关的嘉年华活动。
大腹便便的“福高帝”小丑们戴着西式卷毛假发,挥舞五彩的大旗,旗面上画的却是戴着官帽,留着小山羊胡的“清朝官吏”。中午游行正式开始,50个造型夸张的花车串成长龙从城市的中央广场出发,表演者方阵伴随着音乐和舞蹈随车行进。每个方阵都有不同的特色,不变的是“扮成中国人”的主题。明黄色外袍上写着的方块字,竹编的斗笠、蒙古风情的厚棉袄和毛绒的帽子混搭,小孩子的脸涂成黄色……朝廷大臣、匈奴、御林军和皇帝的妃子,他们被围观的人群簇拥着前进,大街小巷都热闹非凡。
队伍的最后,一条巨龙拖着今天最大的明星缓缓走来,他就是迪特福特的第十一任“皇帝”——“福高帝”。上一任“皇帝”是他的哥哥,“在位”时间长达15年。2015年,“福高帝”从哥哥手中接过“皇位”,“这是迪特福特第一次出现真正的‘王朝’,因为此前的帝王们都没有血缘关系。我们是迪特福特官方认证的。”“福高帝”的真身是一位在燃油公司做销售的中年男子,叫Manfred Koller。谈起自己“世袭”的经历,他颇为自豪。在成为皇帝之前,他曾在“叫早”的队伍里扮演过20多年的小丑,也“辅佐”过哥哥的王朝,成为新的“皇帝”显然对他意义重大。
迪特福特的男女老少打扮成心目中“中国人”的样子,参加中国嘉年华的游行。图源:东方IC
侍从们举着“祥龙戏珠”的旌旗列于两侧,“福高帝”登上布置好的高台,回头和自己的“子民”挥手致意。背景里播放着听不出剧目的中国民歌。万众瞩目之中,登基大典开始。皇帝向“他的人民”和远道而来的客人发表讲话,从一个打开的卷轴中寻找自己的台词,仿佛是在下达圣旨。为了这一天,他已经准备了很久,多次修改了自己的讲稿,在使用“强大的皇帝”还是“伟大的皇帝”的选择面前摇摆不定。当天早上6点30分,他最先被“Weckruf”的小丑唤醒以免睡过头,然后洗漱化妆。他的“朝服”是明黄色的帝袍,头戴清式的帝帽,勾了长长的眼线。
孩子们会穿上五颜六色的服装,去唤醒小镇上的所有居民。图源:迪特福特镇官网
9点左右,皇帝的队伍会前往当地的幼儿园。“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刻。看着那些孩子的眼睛,你知道他们真的很期待看到‘皇帝’。” 大典开始前,“福高帝”还用了茶点——莅临了当地的一家旅馆,吃德国白肠,享受早晨的第一杯冷啤。这对他来说是漫长的一天,他要爬上花车环游全城,接见自己的“子民”,发表许多的讲话,但他显然乐此不疲。“我必须说,我真的很喜欢作为‘巴伐利亚中国皇帝’的每一刻。”
“福高帝”Manfred Koller。图源:迪特福特镇官网
藏在长城后面的中国人“我们从幼儿园起就认定了自己‘巴伐利亚中国人’的身份。”和Manfred Koller一样,对许多当地居民来说,童年中最欢乐的记忆就是每年的这场狂欢。现任市长Carolin Braun在1988年才搬家到迪特福特,她很快就受到了一轮“文化冲击”,“但对其他人来说这似乎都很自然。”当她的孩子们开始热情洋溢地加入到狂欢节庆祝中去时,她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学习一下这个传统,比如说和其他的妈妈们一起为孩子缝制150件花哨的戏服。
在“福高帝”带领下,整个小镇都陷入中国风的嘉年华中。图源:迪特福特镇官网
2002年,她第一次积极参与到中国嘉年华的游行中,作为迪特福特第一个女性市长候选人,她获得了特殊的待遇——坐在挂着灯笼的轿子里被抬着走。“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我敢肯定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无法想象在没有‘中国嘉年华’的情况下生活在这里。”Carolin说。迪特福特大约有6000个常住居民,其中每年有五六百人都会参与到游行之中,他们为这个传统注入了大量时间、金钱和热情,其他人则会围观。
为了这一天,小镇的居民从前一年的10月份就开始创作想法和服装,一些人还会特别去查询关于中国的资料,阅读报纸上关于中国的新闻以增进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对于外来者,这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一个德国小镇竟会对相隔7000多公里的遥远东方国度有如此强烈的执念。
迪特福特的男女老少打扮成心目中“中国人”的样子,参加中国嘉年华的游行。图源:东方IC
这一切的起源现在已经有些说不清了。但当地人都知道一个传说——中世纪时,因为这个城市一直没有上缴赋税,一位主教大怒,派遣手下的税官前来讨债。居民紧闭所有的城门,税官只好悻悻而归,还报告说“那里的人就像中国人建长城一样,躲在城墙的后头”。从此,迪特福特就获得了“巴伐利亚的中国”的外号,并且沿袭了数百年。Pia现在已经开始工作并且负责迪特福特旅游事务,她说最早是在1928年那年的狂欢节上,突然有一只叫做“Dietfurter Stadtkapelle”的乐队决定穿上中国的服饰。“没有人确定是为什么,但他们肯定从传说中获得了灵感。”这个铜管乐队的扮相大受好评,以至于许多人开始模仿起来,最后一发不可收拾演变成了传统,甚至成为了整个嘉年华的主题。
1950年,这里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嘉年华。在时任市长约翰·梅斯特的回忆中,他们穿着制作精良的中国服装站在骡子拉的厢车上,即使是当地人也不认不出他们。也是从那时起,每年都有一些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团体参加游行。1954年,这里的人们选出了他们的第一个“皇帝”,叫MA-LER-GIE。
“御林军”在前方开道,皇帝巡视全城,由此揭开“中国狂欢节”的序幕。图源:迪特福特镇官网
“巴伐利亚的中国”市政厅前有一处喷泉,泉池的中央矗着一个矮胖敦厚的“中国人”石像。他戴着尖顶的帽子,撇着两道胡子,目光如炬。这个喷泉在1962年就建成了,完全是当地私人制作的。最初,迪特福特的居民只能从书籍和图本中的零星描述猜测神秘国度的面貌,从有出国经验的其他人口中道听途说,再加注大量的想象,一点一点构建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巴伐利亚中国”。上世纪90年代,一位来自北京的电视新闻记者来到这里。官方认为,这是迪特福特第一次与真正的中国建立联系,不过如今已经没有具体的记录。
皇帝的造型,还经常不一样。图源:spiegel
小镇的导游Anthon则记得另一件发生年代也许更早的事情。当时,一个来自中国的电台团队到访迪特福特。游览到小镇的教堂塔楼时,他们发现了这里保存的几鼎铜钟,其中一鼎钟上用中文刻着“和平”二字。“他们完全惊呆了。”电台成员讶异地询问巴伐利亚的教堂为什么会有中文字,Anthon就向他们介绍了这个小镇与中国文化的古老联结和迪特福特的嘉年华传统。紧接着,他们在现场录了这样一句话:“德国巴伐利亚教堂里能有这样一个标志,这意味着我们不用彼此敌视和害怕,而是可以肩并肩生活在一起。”Anthon说,他和这群中国的访客在那一刻都“深深地被感动了”。
迪特福特的男女老少打扮成心目中“中国人”的样子,参加中国嘉年华的游行。图源:东方IC
21世纪以来,小镇和中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2015年,一个迪特福特的代表团来到中国的几个城市,还和南京结成了姐妹城,每年举办定期的文化交流活动。而它也成为一个更有代表性的旅游目的地——类似迪特福特这样的巴伐利亚小城,通常全年都见不到几个中国人,这里却常年接待着大量中国游客,在狂欢节的时候更是达到高峰。过去的90多年里,“巴伐利亚中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小镇现在设立了专门的“中国文化之家”,还提供茶道、烹饪等课程,在图书馆里,有专门的角落摆放介绍中国的书籍……
疫情期间,“福高帝”退位了,有了新人代替他。只是因为疫情,他还没有经历嘉年华的“加冕”。图源:迪特福特镇官网“中国有丰富而有趣的文化,迪特福特的人民常常会把服饰的款式搞错,混淆一些元素的意义,但这就是我们,这是巴伐利亚独有的‘中国文化’。”Pia说。在狂欢季前来的游客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意义也从纯粹的“狂欢作乐”变成了一种文化的交流。
但对当地人来说,这种传统在他们心中永远拥有一个特殊而私人的位置。自从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安东尼和艾米丽就一直在接受训练。两年前,她们被提拔成“宫廷女士”。傍晚,嘉年华即将迎来尾声。一个殡葬大队出现在大街上招摇过市,穿着白衣抬着木棺在餐馆之间穿梭,这也是仪式的一部分,叫“哀悼的妇人”。到了11点半,队伍来到“中国人喷泉”旁边,把一个真人大小的纸人放火燃烧。12点午夜,人们最后一次高声演唱“巴伐利亚中国”国歌。“Kille Wau,Kille Wau,巴伐利亚的中国帝国,你今天到处都知道,它坐落在美丽的阿尔特米尔,你羡慕地看着我们……” 兴奋地人群并没有散开,他们在餐馆里举杯畅饮,狂欢到凌晨。
-END-
TOP COMMENT
热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